2013年,突然之间,林时周围的人都开通了微信账号。尽管他曾疯狂吐槽微信功能,发誓要对QQ坚守到底,也终于抵挡不住人群的chao流,把聊天阵地迁移到了微信。
后来的几年里,微信逐渐取代了QQ,成为了成年人手里更常用的通讯工具。
林时和陆珩似乎还是朋友,他们互相加了微信,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聊天界面都停留在了“我通过了你的朋友验证请求,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聊天了”。再后来,他们也会互相在朋友圈点赞,逢年过节,过生日,也会相互祝福问好,再偶尔还会顺着聊几句。
但也没有更多了。
林时始终没有删除陆珩的对话框,只任由着他被新的消息挤下去,一路挤到了最下方,再在某个节日里,一跃到顶,再逐渐被挤下去,循环往复。
某一天林时换了新的手机,下载好微信后,界面变得空空如也。他有些怔愣地点开陆珩的头像,这次连“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聊天了”都没有了。
他切换出去,点开很久没上过的QQ,发现连漫游同步的聊天记录,也只剩一片空白。
并不是所有的现代工具,都能弥补地理上的距离。即使放假回家之后,只隔着一个街区,不到一公里的距离,陆珩和林时也再没有遇见过一次。
即使林时常常会想象,如果与陆珩不期而遇。
但偏偏一次都没有。
他们再没有单独见过面,甚至没有参加过相同的聚会。时间一久,连林时的父母都很奇怪。
“你那个最好的朋友呢?没有联系了吗?”
“没有,太忙了。”
一年,两年,三年。
他们毕业,读研,工作,依旧各奔东西。南与北的距离,变成了东半球与西半球的距离。隔着半个地球,12个小时的时差,林时甚至不再知道,陆珩究竟在哪里工作,工作内容又是什么。
再后来,五年,十年。
成年人的世界越发忙碌,林时和陆珩以月为单位的节日祝福,也开始变得断断续续。“年”成为了一个新的量词,昭示着成年人的世界里,对往事宽容又温和的情绪。
林时读研后回国,去了一个北方的城市,工作之后,朋友换了几波,却始终没有谈过恋爱。逐渐地父母开始催婚,让他去相亲,但他却找尽借口,一拖再拖。
隐隐约约里,他总会想起一个人,想起那张俊逸的脸,和清冽的声音。其实一切都早已有些模糊了,他靠着朋友圈里凤毛麟角的照片,为记忆里曾熟悉的人填补着色彩。
不止一次地,林时怀疑自己,其实是个深柜。他遇到过很多不错的女孩,有的甚至对他明确表示好感,但他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可他对男人也没有感觉。
他看过GV,刚开始有点恶心,后来变得麻木,但始终没有快感。
他也看过AV,年少时偷偷摸摸觉得无比兴奋刺激的东西,也变得索然无味。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性冷淡了,但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每天早上生龙活虎的小老弟,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变得冰冷黏shi的裤子,又都告诉他,他还是一个正常的男人。
林时觉得自己有点Jing分,甚至想过去看心理医生,但又打消了念头。
他开始用忙碌填充自己,工作,加班,赚钱,偶尔有空闲,就出去和朋友们聚会消遣。
他像极了潇洒又不羁的都市Jing英,是电视剧里的那种,光鲜艳丽又活得恣意的白领。长辈们开始恨铁不成钢,说他拿年轻做本钱,是一个还没有玩够,无法安顿的浪子。
只有他自己知道,林公子的夜晚没有笙歌,没有寻欢作乐,甚至和朋友们喝一杯之后,还要掐着工资,算算当月的房贷。
他只是一条寂寞又疲惫的时狗。
忙碌久了,他其实已经不太会想起陆珩,却又不知道为什么,好似习惯难改,一旦空闲下来,他就会鬼使神差地,去关注陆珩的生活。
偏偏陆珩沉默又低调,朋友圈里一年到头,加上转发,都不超过十条。
这一年里,他们已经二十九了,刚二十岁时调侃的“奔三”路途也走到了末尾。很多同学都结了婚,有的有了孩子,有的甚至响应号召,赶着chao流生了二胎。
陆珩呢?
除了知道他还没有结婚,人在上海,其他的什么也不知道。
林时就这样一天天过了下去,英俊又安静地奔着三,昏天黑地地工作,加班,还房贷,再偶尔娱乐,窥视,发呆。
一个偶然的夜晚,吃过外卖的林时,懒懒地瘫在沙发上,难得做一条发呆的咸鱼。
他习惯性点开微信,朋友圈上有一个红点。
他点进去,日常看别人晒娃,集赞,发广告,做宣传,还有几个吐槽负能量的倒霉鬼,以及到了年纪转发佛系养生的长辈。
在各路神仙与妖魔鬼怪混掐的朋友圈里,林时看见一条广告。
【克己,修身,自律。
XX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