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危险。
“我知道你的心思,两个人赶路更方便嘛。”穆砺琛笑道,“但一家人赶路热闹呀。况且有这位大哥在,安全应该无虑。”
后一句,穆砺琛提高了声音,故意让王一辽听到。
王一辽将头转回,看着沈弄璋与穆砺琛,说道:“自当护佑两位当家一家安全。”
他既如此说,沈弄璋实在也没有办法拒绝穆砺琛的坚持,只得点头。
一家五口上了对方的快船,瀚船帮的伙计们却仍旧向西而行。他们将去祥河处换成船帮的船只,并向关门山发送消息,通知外湖及施辰等人此间经过,再返回敦城。
八月三十,沈弄璋带着女儿穆建敏,以一身普通农妇和女童的打扮,缓步走在通往敦城的官道上。
自与王一辽见面后,借水路快船,一行人飞快赶路,到了敦县地界,所有人弃船登岸,便分作两队。沈弄璋和穆建敏在前先前,穆砺琛带着穆建铮和穆建镐,还有王一辽在后,相距几里地之遥。
虽然已是深秋,但路上行人不少,是以官道之旁的茶棚仍未歇业。
沈弄璋抱着穆建敏进入茶棚歇脚,一打眼,竟看到赵先坐在靠着门口的小桌上,慢悠悠地喝茶。
赵先乃是赵必功在曙城养的外室的儿子,后因穆砺璁围剿牙人而藏匿在敦城的宅子,便再没有返回曙城。赵先今年已经十九岁,秉性聪明,颇有些才华,赵必功去年托沈弄璋说情,在敦城县令处谋了个令史的小差。
虽然只是个县令便能做主任用的小职位,但赵先笔墨不俗,倒是很得县令喜欢,也因此,绝不会随随便便在这城外官道的茶棚里喝茶歇脚。
沈弄璋瞥了赵先一眼,没有说话,捡了偏僻的角落坐下,招呼店家上茶。
赵先抬头看到她们进来,起身去了后门,茶棚之后是店家自己休息的简易草屋。
沈弄璋等待茶棚中再无其他人后,拉着穆建敏借口解手,也去了后面的草屋。
“沈当家安好,三姑娘安好。”赵先始终没有落座,听到沈弄璋进来的脚步声,即刻施礼道。
穆建敏行三,所以很多人称她三姑娘。
“见过赵令史。”沈弄璋一家人每年往返曙城与外湖,都会在敦城歇脚。赵必功每次必会前来拜会,每次都带着赵先,是以双方见过几次。穆建敏不过七岁年纪,倒是记得清楚,主动向赵先打招呼。
赵先微微倾身扶起穆建敏,对她淡淡一笑,这才起身对沈弄璋道:“家父得到消息,有人买通姚三要与沈当家、穆当家不利,然而派人赶到曙城报信时,两位当家已经出发多日,万幸无事。”
“多谢赵先生及赵令史挂心。”沈弄璋道谢,虽然对赵先有扶携之功,却不自傲,仍旧以礼相见,问道:“赵令史怎在这里?”
“家父还有一道消息——曙城恐有变故,要我在此等沈当家,提醒沈当家当心。”
“什么变故?”沈弄璋明知故问。
沈弄璋既然去而复返,自然有原因。赵先虽然年纪轻,却知道沈弄璋是故意为之,也是谨慎所致,倒也不追究,答道:“听闻国君病重,几个武将有些异动,曙城现在明松暗紧。贵公子铮的身世,已有不少人知道,所以,沈当家要小心提防。”
话不多说,却已足够。
铁奴若死,王位必有一争。铁马钎的母亲辛氏乃是朔北人,他们同气连枝,怎容得下强悍的北国的王后傅柔与她流落在外十二年的儿子穆建铮。
但是,沈弄璋还要知道更多!
“所谓异动,是哪方面?”沈弄璋问道。
赵先倒是不隐瞒,答道:“听父亲说,之前南镝北镝换了不少金器和麦子。”
自铁奴统一朔北和穆国,朔北也开始慢慢接受穆国的饮食,尤其更喜面食,所以与启部和聿国的粮食交易更加频繁。
金器用来做兵器,麦子磨了粉便是面,制成饼后便是将士随身携带的军粮。
准备这些,当然不可能只为辛氏和铁马钎夺权。结合北镝人雇佣姚三暗杀他们,看来,铁奴这王权基座竟是有些摇晃了。
“多谢赵令史告知,有心。”沈弄璋见赵先不再多说其他,施礼告辞道:“天色将晚,还要进城,不敢再耽搁。”
“沈当家请,切记不要回曙城!家父为沈当家准备了一处僻静的宅子,虽然小,但还算肃静。”赵先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来,恭敬地递给沈弄璋。
沈弄璋双手接过,再次道谢,转身离开。
到了敦城王一辽所准备的住所等了等,穆砺琛他们也便到了。
照顾三个孩子入睡后,王一辽不顾夜色深沉,将沈弄璋和穆砺琛请到书房,这才说道:“进城后得到最新消息,曙城已戒严,王后……”
“怎样?”沈弄璋心头一跳,问道。
“可能已被软禁在宫中。”
“国君软禁的?”穆砺琛问道。
王一辽缓缓地点了点头。
第181章 终难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