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通婚论
周匡正从宫里出来时,沉yin一会儿却令人下了帖子请沈愿之到府一叙。
论年纪,周匡正比沈愿之大着十几岁,但自打南昌国和北成国缔结盟约,两国互有来使,周匡正到南昌国时,却有两次是沈愿之接待的,两个都乐见两国邦交牢固,因相谈甚欢,倒以平辈论交。周匡正这帖子一递,没多久沈愿之就过府了。一时倒不谈政事,先下了一盘棋。周匡正拈了棋子迟迟不放下去,却抬头笑道:“依沈大人看,北成国与南昌国两国的邦交还能持续多少年?”
“自两国缔结盟约,边界虽微有争斗,每以盟约中条例为依解决问题,止戈多年,又互有通商,竟是一派繁华景象,有识之士自认为该加固盟约,而不是轻忽。值当今,两国主上在位,自是安稳。只是两国太子终有一天要继位,那时却不知道这盟约能否持续了。”沈愿之也抬头看向周匡正,正色道:“国舅大人既如此相问,想必另有妙策。”
周匡正不着迹的叹了一口气,太子好大喜功,若是将来登位,只怕要想法子压南昌国一头,到时只怕两国邦交有变。若能于此时先牢固两国邦交,到时纵使稍有纷争,也不致于毁弃盟约。
“若要两国交好,现下更有一法,自是两国通婚。”周匡正拍下手中的棋子,不动声色道:“太子与二皇子已立妃,现下三皇子年十三岁,已待拟亲,若能求得南昌国姑娘为妃,这两国邦交自是稳妥。听得南昌国公主一个已招了驸马,一个甚得皇上皇后宠爱,自是不愿远嫁的。现下倒打听得长公主之义女现是贺监正之曾孙女贺圆,心灵手巧,这次也是十位绣女中的一位,已来至北成国。因三皇子先前与这位贺圆姑娘有几面之缘,念念不忘的。若能求得贺圆姑娘为三皇子妃子,以贺监正三朝元老的身份及他每每消灾解难的本事,为着曾孙女,这两国自是不易起变故。”
沈愿之拈起棋子,落在一处地方,将了周匡正一军,漫不经心道:“我国二皇子现立了沈氏女为妃,那位沈氏女正是在下的堂妹。反是太子却未立正妃,听得北成国萃公主活泼伶俐,何不配与我们太子为妃。如此,岂不比三皇子求娶贺氏女更佳?”
周匡正张了张嘴道:“皇上与皇后甚为宠爱萃公主,恐不会让其远嫁。却不如三皇子求娶贺氏女易为。”
沈愿之带笑道:“只凭三皇子两次拼图败在贺氏女手下,就应该知道贺家诸人,并不像国舅大人所以为的那样易为。皇帝家的女儿不愿远嫁,贺家一向宝贵自己的姑娘,自也不愿远嫁。若一个圣旨硬压了下去,贺家心不甘情不愿的,总不是美事。”沈愿之不愿说出口的,却是因着沈夫人与将军夫人有些旧怨,这回明明听得将军夫人已是准备上贺府去求亲,若是因自己与周匡正一席话,致使贺圆远嫁北成国,则将军府与沈府之怨,誓必加深,无可回旋。
周匡正听得沈愿之这般说,却笑道:“若是三皇子与贺圆姑娘情投意合,则贺府虽不愿贺圆姑娘远嫁,也不会棒打鸳鸯罢?所以说,此事关键在于三皇子与贺圆姑娘自己身上。”
“国舅大人此等设想虽妙,奈何贺圆姑娘不过十一岁,只怕尚不懂情为何物,又何来情投意合之说?”沈愿之不想再讨论此事,遂站起来告辞。虽则沈夫人与将军夫人不和,他与蒋华安却有些私交,一出了国舅府,就往驿馆找蒋华安去了。
“早前听得将军夫人欲上贺府求亲,虽亲事未定,又怎能看着蒋少将未来的未婚妻成了北成国三皇子妃?”沈愿之一见到蒋华安,把自己与周匡正的对话简单说了一遍,未了道:“虽我婶子与将军夫人一向有些不对路,但两府里的大人在朝中也说得上话,我自不欲见到蒋少将同我一般于婚事上受阻滞。圆姑娘年纪虽小,听得聪明伶俐,与蒋少将正是一对壁人。若是因这趟北行,生生拆散了,固非我之愿。”
蒋华安听得北成国有意通婚,且对象是贺圆时,先是暗吃一惊,再如何,自己老娘已是准备上贺府提亲,况且华盖与贺圆自小玩到大,也算的是青梅竹马,怎能任由贺圆远嫁北成国?正暗自皱眉,听得沈愿之一句“圆姑娘与蒋少将一对壁人”这句话,心头“轰”的一响,正要分辩说自家老娘是为小弟华盖提的亲,未及说话,又听得沈愿之道:“虽安平侯夫人并尚书夫人也有意上贺府提亲,但据二皇子妃从长公主那儿得到的消息,说是长公主并驸马都看好蒋少将的,此事已有七八分了。这头婚事却不能误在北成国手里。”
蒋华安先是听得一片茫然,忽然醒悟过来,老娘口口声声说贺圆将来自是将军府的儿媳,却从没提过是为华盖提的亲。莫不成真是为自己提的?老娘和爹爹差着十岁,叔叔和婶子差着九岁,先前祖母与祖父也差着十岁,恰好自己和贺圆差着十岁,……
蒋华安本是一个头脑清楚的人,这会一分析,后背一片冷汗。待送走了沈愿之,他忙忙叫进蒋华宽来,定定神直接问道:“祖母等人一直说要上贺府提亲,只咱们六兄弟,究竟是为哪个提的?”
“自然是为大哥提的。”蒋华宽如看怪物般看着蒋华安,张着嘴说:“难不成你直到现在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