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狂人
牧野英夫讲述了陆军医院的梦给孟月清,孟月清当然很快便转述给了孟月白,孟月白望着牧野英夫,抿着嘴不住地笑,静静地听完之后,点头道:“可能无论是怎样的人,内心深处都保留一点情怀。”
孟月清基本上是原文复述,没有加入自己的解说,而牧野英夫当时回顾自己的梦,是满怀深情的,虽然他的中文还不是很流利,但是充满了感情,有一些语句就特别的生动,比如“盛开着金黄菊花的庭院,微微的风吹过,那样安宁,好像一个远离外间杂乱的小世界”,当时就让听者仿佛身临其境:
一栋中式古老大宅之中,高高的青砖院墙隔绝了内外,内部的房屋建筑和庭院景观,是浓浓的中式情调,然而此时给日军设置为陆军医院,又添加了日式风格,房间地板上铺了榻榻米,或许一些房门还改成了纸门,就是中日两种格调的混合,在本土风格之中,增添了异国情调。
平心而论,日本的文化也有值得欣赏的方面,比如说她们的家居装饰,就挺有味道的,睡在榻榻米上别有风味,白纸的推拉门看着特别雅洁,夜深了,点起行灯来,幽幽的光照亮小小的房间,与电灯的光感觉不同,虽然亮度不是很高,但却更加柔和,没有锋锐的棱角,带给人一种温柔的气息,这样的环境,很有一种悠远的情怀,坐在这种房屋之中,仿佛回到了百年之前,那旧日的时代。
得说日本的建筑材料,是以竹木纸张为主,都是很朴素的材料,比起砖石之类,相对轻盈一些,砖石更加厚重,当然孟月白知道,这是因为日本列岛多地震,这样的房屋在地震之中即使倒塌,造成的伤亡能够轻一些,久而久之因为生存需求而形成了这样一种审美,以为竹木骨架、白纸门窗的房屋格外的美,不过日本的日常风格,都是很清淡简朴的,行灯就是用木条形成轮廓,上面糊上和纸,幽幽的烛光通过雪白的和纸,仿佛月光一样映照在室内,让人的情绪也变得幽邃宁静。
所以孟月白以为,在中国引入一些日式元素,也别具风味,很有意思的,让原本的中式风格多一些变化,内容更加丰富,总是固守着原来的东西,是不行的,虽然中国也不是真的就像外国人所说,是个博物馆,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没有变化的,其实中国的衣饰房屋,日常用品,这么多年来一直有自己的发展,形成不同于西方的独特风格,但是能够吸收一些别国的东西,毕竟也是好,没有必要刻意寻求与外界的隔离,中华风格一定要彻底产自本土,完全靠自发,那也有点太过执着,这就好像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过现在情况却不同了,并不是中国自主吸纳消化日本文化,而是日本文化借助暴力征服强行进入中国,让人对于日本的种种风物,就难以平心静气地看待,毕竟这里面蕴含了太多其她的东西,在这样一个时候,无论日本文化之中本来有怎样优美的部分,都让人很难接纳,因为附加了令人痛恨的内容,那一种狰狞血腥消解了原本的美好,战争所带来的,是长久的情感隔阂,从这个角度来讲,也算是日本文化在中国的“玉石俱焚”吧。
倘若中国真的给日本征服,日本文化或许可以在中国广为推行,就好像基督教十字军东征,就是这样传教,伊斯兰教也是一样,被征服民族经过长久的岁月消磨,忘记了本来的历史与传统,甚至淡忘了血腥杀戮,认同了征服民族的文化,然而假如中国没有给征服,这种裂痕就会一直非常鲜明,久久难以弥合,就好像满洲虽然征服汉族,满清统治汉族三百年,然而汉族终究排满,近代从太平天国的时候开始,就在提这件事,一直到孙文,终于成功了,只要有机会,就会清算的,不得不说,反抗者清算旧日的仇敌也会非常血腥。
孟月白的这两句简短的感慨,让牧野英夫心头倏地升起一点希望,他明白的,孟月白是明白自己的,他知道无论双方有多么大的差异,然而终究有共同之处,都具有生而为人所怀抱的感情,就是这一点共同处,就是双方互相理解的基础,从这个共同点发展开来,逐渐扩大,或许就不会如此令人痛心地对立?
然而孟月清则乐着说:“你听他鬼扯!所有的对自然的爱好,哲理性的思维,都只是点缀和掩饰,天天打仗太累了,紧张疲倦,所以就用这些东西来缓解一下,就好像助燃剂一样,补充了能量,之后可以更好地作战,还让人感觉,好像挺深刻一样,杀人犯也有人情。”
牧野英夫不由得面红耳赤,莫非孟月清读过新渡户稻造君的《武士道》?那里面确实写到了武士的文化修养,比如弹奏乐器,曲子的调子越缠绵越忧伤越好,还做和歌,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一个武士起初很看不起这些,以粗暴野蛮的情绪写出:“武士背过耳朵,不听黄莺初春鸣。”
然而他的老师仍然鼓励他仔细领会,那武士后来终于开了窍,写道:“武士伫立,在倾听莺儿歌唱。”
自己在北平驻扎的时候,买到了这本书,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读得特别投入,全程内心激荡,新渡户君不愧是受过高等教育,还出国学习过的人,他的水平比起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