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太太,他们确实是害怕的。
“知道你们小姑我也是有人护着的吧!离开家太久, 你们都把你们nainai忘了是不是?看你们下次还敢不敢!”姜四嫂不说, 姜菱已经把这件事揭过。被姜四嫂这么一提, 姜菱也有些想姜老太太了。
“不敢了。”姜大壮和二牛直接将小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姜三石也跟着摇头,小声说道:“nainai说了, 要听小姑的话, 护着小姑不被欺负。”
“嗯, 三石说的不错, 不过大壮和二牛嘛……”姜菱煞有其事的点点头,故意拖长了语音。
“小姑,我们也很听话的!”姜大壮和二牛顿时就急红了脸,说道。
“成吧,你们还算听话, 以后也要再接再厉,继续保持。”逗完了两个孩子,姜菱见好就收,很好说话的点了点头。
姜大壮两兄弟的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着实被姜菱折腾的不轻。此刻确定姜菱没有生气,两人方小心翼翼的坐回饭桌,规规矩矩的吃饭,不敢再胡乱激动了。
齐澜全程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姜菱教导姜大壮和二牛。至于最后的结果,单看两个孩子越发的稳重就知道,姜菱教的很好。
姜四嫂其实有些担心的。姜菱在姜家是一贯霸道的,也有些高傲和自我。自家人疼爱姜菱,肯定不会觉得姜菱有错。可到了外人的眼里,尤其还是齐世子的眼里,万一觉得姜菱的性子不够温柔、太过苛刻,可怎么办?
好在姜四嫂一直等到最后也没等到齐澜变脸,更加没有听到齐澜说姜菱半个字的不好。
确定齐澜对姜菱亦是真心包容,姜四嫂终于放下心来,不再跟着瞎着急了。
也是,姜菱从来都是心下有数的,比她厉害多了。真要觉得不好,姜菱自己早就收敛了,哪里还轮得到她来着急和紧张?如若齐澜在意,只怕她这会儿的Cao/心实在来的太晚,为时已迟。
姜四哥是个心大的。他没觉得哪里不好,也没觉得哪里不对。他们家不一直都这样?再者,现如今的小妹比起以前实在好太多了。现在的小妹不但带着他们家所有人一起赚银钱,对家里几个小的也是格外的好。至于说教几句,那不是再正常不过?
也就他家儿子还小,等他家儿子长大,姜四哥也一定会像姜大哥和二哥这般,直接把孩子放在姜菱身边养着。姜菱带大的孩子,真的比他们姜家村其他的孩子要强太多了。
一顿丰盛的午饭吃完,姜大壮和二牛在家里小小睡了一个午觉,起床后便乖乖去了私塾。
三石也被两人带去了。
原本姜菱的意思是明日再带着三石去学堂拜夫子。可是大壮和二牛坚持要先带着三石去认路、外加熟悉环境,姜菱想了想便也随大壮和二牛去了。同时还让大壮和二牛多带了一份笔墨纸砚去学堂,连带三石的学费都带在了身上。
“你们自己带弟弟去拜夫子。夫子若是有什么问题,你们晚上回来告诉我,我明日再去解决,懂了吗?”姜菱挺喜欢锻炼大壮他们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主动交际能力。不怕孩子们犯错,就怕孩子们根本没有胆量。
像姜大壮和二牛他们从小在姜家村长大,论起出身难免就会被学堂里的其他小学子看不上。姜菱从来不会惯着两个孩子的玻璃心,想要被人尊重乃至敬佩,姜大壮和二牛就必须学姜三海那般学的足够刻苦、也足够的优秀。如此一来,学堂里的其他小学子自然而然就不敢再小瞧他们兄弟,甚至鄙视他们了。
在姜菱眼里,出身从来不是什么卑/微的事情。只要自己足够努力,早晚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姜三海不就是现成的例子,足以成为姜大壮他们学习的好榜样?
迄今为止,姜大壮和二牛的表现都还不错。尽管一开始在学堂有那么一点点不适应,但是慢慢融入这里之后,两兄弟不管是性格还是学问都大有长进,今日更是主动提出带三石去学堂报道,委实不错。
送走大壮他们三兄弟,姜四嫂不禁有些担心:“小妹,咱们一个大人也不去学堂,真的没关系吗?学堂的夫子会不会觉得咱家不重视他们,连带对咱家三石也不上心?”
“不会。送三石去学堂这件事,我之前跟夫子说过。夫子表示,只要三石来了郡山县,随时可去学堂报道。大壮和二牛近日在学堂表现不错,夫子对他们俩很满意。由着他们俩带三石去学堂报道,夫子不会生气的。”说起学堂那位夫子,姜菱也是有些无奈。
最开始她送大壮和二牛去学堂的时候,那位夫子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喜怒,对大壮和二牛姑且也算得上是一视同仁。等到后来慢慢熟悉,知晓他们家有一位郡山书院在读的学子,那位夫子的态度立马就热络了起来,对大壮和二牛也看得更紧了。
按着那位夫子的原话就是,寒门出贵子,有姜三海这么厉害的亲叔叔,姜大壮和姜二牛日后也势必大有出息,来日可期。
姜菱对自家孩子的学问没有太过严苛的要求。只要大壮和二牛喜欢读书,多少年她都支持。反之,如若两个孩子读到一半不愿意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