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上路。”
林云涣不解:“一块玉佩而已。”
周昭复俯身,他耳边轻声说道:“当年谢文熙谋反,皇帝谢齐思自杀。战乱中,谢齐思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子不知所踪,谢氏王朝的皇子都有一块能验明其身份的玉佩,我给你的,就是谢齐思独子的那块玉佩。”
林云涣睁大眼睛:“你,你是……”
周昭复又说:“你当年一定很奇怪吧,为何素来宽厚的皇帝会草率地给李继远判了死刑。我也很奇怪,直到后来我去牢房中探视李继远,看到了他身上的玉佩。”
他又想起了李继远,声音中点了哽咽:“那个傻子什么也不知道,还在对我笑。”
第38章
周昭复很快调整好了情绪,直起身子道:“伤害过他的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那个牛远道,你不会当真以为,他是因病而亡的吧。”
林云涣并没有听周昭复说什么了,他忽然想起李继远之前说的,那块玉佩合他的眼缘,又想起那日李继远在牢中说的那句:“其实,我还挺开心的。”
他对周昭复说:“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是少萧知道整件事的。”
周昭复一愣,下意识道:“不可能,他怎么可能知道。”
“少萧最开始向我讨要那块玉的时候,说过这玉合他的眼缘。你们自小一起长大,或许他曾见过这块玉。行刑前一日,我去见他,无论怎么问他皇帝为何要处死他,他都不肯说,只道他很开心。当时我不明白,都要死了,还开心什么?现在想来,像他那么聪明人,也许早就想明白了整件事吧。”
林云涣苦涩地笑道:“他开心,是因为他觉得他为你,为我,挡过一道劫难。”
周昭复再没了之前的冷静,他风度全失地吼道:“不可能!绝不可能!这不过是你的猜测而已,你以为这样说,我就会心软吗?”
林云涣闭上眼,不再与他争执:“信不信由你,我言尽于此。”
周昭复离开了,离开之前,给林云涣留下了一句话:“温恭会死在去南疆的路上,你救不了他。”
不久后,温恭就被押送着离开了京都,去往南疆。他离京后没几天,便有消息传来,温恭等人在去往南疆的途中,路遇了一伙山贼。一行数人,尽被山贼屠戮,无一生还。
和当年一样,周昭复没有骗林云涣。不管是当年的李继远还是如今的温恭,他们最终都走向死亡,而林云涣只能看着,救不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
林云涣并没有随温恭而去,甚至他自己都惊讶于自己的平静。
他上奏了新帝,不再主持即将要完成的变革。他实在太累了,支撑着他走下去的人一个接一个地离去,他于是也无法再独自坚持下去了。
有一次午夜梦回,他梦见了自己在平城的日子。那一天,平城的春光正好,还是个少年的他,与平城其他的少年郎一起,策马扬鞭,大笑着行过柳堤、踏过乱花。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少年人肆意且张狂的笑……少年不识愁滋味。
他不再主持变革,但也没有离开朝堂。他以谢氏王朝自建朝以来史书杂乱为由,向皇帝谋了一个史官的职位,上任后不久便开始整理并编撰一本谢氏王朝系统的史书。
这件事本不该由他来做,皇帝最初是不同意的。最后帮了他的还是周昭复,他此时已经权势滔天,皇帝又过度依赖他,自然他说什么,便是什么。
林云涣为何要编史,他与周昭复都很清楚。这也是周昭复为他说话的原因。
他们的所爱之人,都在朝堂的纷争中被冠以污名。他们不愿让所爱之人,带着莫须有的污名被后世之人谩骂。他们原是最干净的人,也该干干净净地被记载于史册之中。
我将你记载于史书之中。千载之后,如今的一切或许都已被一抔黄土掩埋,我也变成了一具白骨,长眠地下。
而你,会以这种方式永远的活着。后世之人都会记得,谢氏王朝,元昭年间,曾有一位名动天下的大将军。你会是后人的敬仰,是让他们在史书中一读再读的人。
我救不了你,但我会让你在青史中,不朽的活着。
这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第39章
谢谪登基的第五年,谢氏王朝再一次闹了饥荒。在宰相周昭复的进言下,谢谪不但对此事置之不理,还整日沉迷于声色之中,其昏庸程度比起当年的谢齐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周昭复辅佐出了一个昏庸无比的皇帝。谢谪将他看作老师,看作最值得信任的人。但他却将谢谪看作一把武器,一把用来毁掉这个王朝的武器。
他成功了。迟迟等不来朝廷救济的百姓愤怒了,这个忧患重重的国家再次爆发了一场起义。与当年不同的是,这一次再也没有一个谢文熙来戡平内乱了。
在周昭复的推动之下,这场起义很快席卷了全国。不久后,起义军已至京都城外。破城,不过是几天内的事。
谢谪终于慌了,他不敢相信,不过十几天的时间,怎么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