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连着几天了晚上的饭能映出影子来。”
其余众人也都点头附和,顾言笑笑把水杯递给他们。“你们知道自己一个月多少粮吗?知道一顿饭的稀稠程度要消耗多少粮吗?”
俩问题,几个年轻人立马呆滞。等了一下一少年道:“好像这个月只有二十五斤,等秋收后才会涨到三十二斤。”
“对。这是按照城里无工作的配给给分的粮。一天三顿饭,一个月就是九十顿。你们算一下,平均一顿多少粮?”
“……二两七不到三两。”
“可这也不能稀成那样吧?二两多粮,我不信熬成粥能稀成那样。”
“是不会。我在家做过饭,肯定不会这么稀。这明显就是他们觉得我们白住他们房子,还得给我们做饭,所以克扣我们。”
几人都认同这说法,一起将目光投向顾言。
“集体出义务工盖一所知青点,我之前有过这个想法,你们觉得咋样?”
“好啊!”
“我举双手赞成。”
“那你们写一份倡议书给我,大家在上头签名,我到公社审批。”
“好,我马上就写。主任,您这有纸吗借我一张。”
都是寒窗十年苦读的,写这样一个东西不消多少时间。之后大家全都签名按手印。
把意见传达给了领导,知青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临走时兴奋的满脸通红,好像已经住进了新的知青点。
“哪怕茅草土坯房呢,自己当家做主。比在旁人家看脸色不好多了。”
“对啊!”
顾言做事非常有效率,第二天就把倡议书递到了公社书记的书桌上。领导们开会后,很快批了下来。
“多盖几间,以后再来知青可以统一安排。不然再出现之前的情况很麻烦。”
“做土坯、打地基、所有的活儿都可以出义务工解决,不消耗多少。可书记,这六个就算了,要是之后多了,你得多给我批些土地吧?”
“你呀,顾言你真是比那猴都Jing,生怕自己大队的社员少分了粮食。”
“我是一村之长,肯定得为社员们考虑。”
“行。如果以后多了,就从与你们相邻的大队划一些地给你们。”
“那就没问题了。我回去马上组织大家托土坯,争取下种前把房子盖起来。”
争取到了经费,河野大队社员们开始轮流出义务工盖房子。地址选在村南一块儿平地里,省了平地基的时间。
一天十几号大老爷们出义务工,在顾言的带领下干的热火朝天。安地基、做土坯、削檩条……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一个多月后,不相连的五间房子全部竣工完成。
“主任,这房子咋不盖到一块儿啊?”
“我这不是未雨绸缪嘛,万一以后知青多了,男女好分开住,免得在一块儿出事儿。”
“哈哈……主任你真是积极响应上头号召,一点儿都不嫌麻烦。”
“这麻烦啥,干活儿嘛不就是。我多带几个人一起干的事儿。”
知青们与住户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节的地步,这房子还未干,几个小年轻已经急不可待的搬了进去。
本以为这回没矛盾了,结果刚搬家第一天就吵了起来。原因自然还是为这口吃的。做饭的想饱饱大吃一顿,其中俩怕粮食不够让加野菜。结果吵成一团。气的说以后要各吃各的。
“行,只要你有锅。”
好吧,一口锅也得需要工业卷才能买,暂时先这么凑合吧!
顾言对年轻人发生的事儿没太往心上去。两口子刚结婚还得磨合几年才行,何况几个没任何关系的同学。吵架正常,只要不伤人就行。这里特指打架受伤,至于心理受不受,不在她的责任范围。
这边厢房子一盖好,交院那边立马着了火。怎么办?有她带了头,肯定是出义务工重盖两间呗。泥草房子不费啥,重盖的茅舍不漏风不漏雨,而且没了那股刺鼻的臭味。
解决了知青的问题,大队开始正式进入农忙季。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工作关乎着一年的口粮,谁也不敢轻忽。
在地里种了一天的玉米,晚上回家吃了饭洗脚睡觉。李仲夏坐在炕上给媳妇按摩脚丫子让她放松。
“今儿孟芸崴了脚,俩男生居然谁都背不动她。你说说现在的男孩子,一个个都弱成啥样。领导真是高瞻远瞩,这样的年轻人是得锻炼一下啊。不然怎么能肩负起祖国的建设。”
“那后来谁背的?不会是你吧?”
“我啊!怎么了,不能背吗?”
“当时没别人了吗?怎么就偏偏是你。”
“正好赶上了。当时倒还有几个,可小姑娘低着脑袋就是不让动。眼看天越来越黑,我总不能不管。就劝了几句,给背回来了。”
说完看顾言不吭声,他犹豫着开口:“怎么了,你不会为这个生气的吧?”
说完几分钟了,他媳妇居然还是不开口,这回他是真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