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给出答案,他默许老成不提车速,随时可以停下来,也给足了秦灼追上的机会。
直到陆盏说:“不用理他,加速开走吧。”
他的声调很稳,听得出来是一个毫不为难的决定,顾栖川握着陆盏的手紧了紧,他知道,陆盏亲自做了割舍,秦灼这个人,就真的再没有任何机会了。
老成加了速。
秦灼眼见着车子提到他长四条腿都追不上的速度,绝望之中脚下一个不稳,整个人在地上摔了个结实,他身上有伤,没有陆盏扶着,根本无法爬起来,一如五年前,没有陆盏扶他一把,他永远不可能从低谷反弹。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辆车从他的视野中消失,眼睁睁地看着顾栖川抢走了陆盏。
他记得那个雪夜的争吵,陆盏曾经也这样追着自己跑,不同的是,陆盏追不上的秦灼还会厚着脸皮回家吃饭,秦灼追不上的陆盏,永远不会再回这个家。
——
一回到家,陆盏就把设计稿从文件袋里拆出来,一张一张地放在书桌上分类规整。
顾栖川一脸好奇地围观,随手拿了一张署名陆盏的设计稿仔细看了看,同样是工科出身,他倒不至于被上面一堆数字绕晕,这些数字搭构出来的空间结构才是让他这个外行人看不懂的存在。
并且他立刻发现了差异。
陆盏的图纸全部是在电脑上用软件直接导出的复印件,就算是方案前期的草稿也是用的SketchUp这类专业绘图软件间接转化到纸张上的,而陆卫国的图纸则是真正的手绘,包括上面的数字都是手写的,甚至有几处涂改,虽然美观,但在顾栖川看来,并不很严谨。
“盏盏,这些数字是可以随意修改的吗?”他指着陆卫国手稿上的一处涂改,问。
陆盏停了手中的动作,凑过去大致扫了一眼设计稿的结构,而后视线落在那处被涂改过的数字上,答:“这张图纸是爸爸年轻时的作品,那时候建模绘图软件还没有现在这样便捷,并且使用成本极高,图纸真正录入电脑前可能会有几十张甚至几百张手绘草图,这只是其中的一幅,数字修改很常见,你看这张。”
陆盏抽出两张纸面已经轻微发黄的手稿:“这两张的结构都大变了,对比起来,数字改变只是小改动,人工核算是可能出现错误的,因此要反复计算确认,这张应该是废稿。”
他小心地将父亲的手稿收好:“即使是废稿,对我来说也有特殊意义。”
顾栖川并不想挑陆盏难过,但他心中有个猜测,非提不可:“我粗略了解过BBW的案子,当年法院认定大楼静荷载核算失误才导致楼层坍塌,工人死亡。而计算失误的主要责任在陆伯父身上,因此才被重判。”
陆盏补充道:“警方在爸爸的私人账户上查到一笔1000万的不明进账,因此认定他有收受贿赂故意制造工程事故的嫌疑,当年所有的证据都证明爸爸收受了贿赂才出现那个失误,但一直没有查出那笔钱真正的来源…其实如果真的有人指使他,只要能供出主谋,也许是可以轻判的。”
顾栖川:“那…你有什么依据可以证明伯父确实是冤枉的吗?”
陆盏轻叹了口气,无奈:“我要是有证据,早就替爸爸翻案了,我之所以认定他是冤枉的,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我是父亲一手带大的,是他把我领进建筑这一行的,我相信他的为人品行。第二,法院判决后,我曾和父亲见过一面,他与我说他是冤枉的。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法院认定的贿赂者一直没有被查出来,我甚至都怀疑有没有这个人的存在,如果没有贿赂者,父亲就不存在收受贿赂的事实。”
情感上,顾栖川很愿意和陆盏站在一个阵营去坚信陆卫国的清白,但理智上,他十分清晰地认识到陆盏的这三个原因只有最后一个能勉强成立,前两个都过于主观。
“我相信”“我认为”这些不以客体证据为基础的主观话术在法庭上是绝对立不住的,没有哪个法官会因为被告人亲属的一句“我相信他的为人”而轻判。
但顾栖川知道,这个案子是陆盏的心结,他甚至可以预见到长远的未来,陆盏都会被陆卫国那一句“我是冤枉的”所折磨。
与其如此,不如实打实地重查一遍,究竟是不是另有隐情还是得用证据说话,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能解了陆盏这个心结。
这五年来,陆盏因为陆卫国而背负的偏见已经够多了,顾栖川决不可能让他继续陷在这个案子的负面影响中,他可以替陆盏排除现实的阻碍,但陆盏心里那道槛才是最难越过的。
他没有反驳陆盏完全站不住脚的三个原因,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然图纸上的数据在录入电脑前会有许多版本的草稿,那有没有可能是草稿这一环出了问题,导致电脑上的数据也错了呢?”
“…可我父亲不是那样粗心的人。”陆盏不是没想过这个可能,但一个方案从成形到最终落地实施,这中间要经过不少审核程序,即使真的是录入时出了问题,也不可能没人发现。
顾栖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