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过去,要知道,锦衣卫可是世袭的,他不过是羡慕读书人,所以让儿子多学点知识,现在这不孝子竟然说要去当兵!
“你个小王八蛋!老子就在这等着!我就不信你不下来!”
最后结局自然是小陆炳的反抗惨遭父亲武力镇压,带着红肿的屁=股含泪进宫陪读。
到了课堂上,当平时嘲讽最甚的讲官又一次嗤笑他时,小陆炳恶向胆边生,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促使他做了一个极为不理智的举动——他把讲官给揍了!
而十分凑巧的是,被揍的讲官正是杨廷和的长子,有名的状元才子杨慎。
这下子可谓是捅了马蜂窝。他爹陆松带着儿子直接上首辅家中负荆请罪,卢氏在宫中来回奔走,就连朱厚熜都提出希望杨廷和能放陆炳一马,小孩子不懂事,自己这个做皇帝的一定好好教训那小子。
结果杨廷和却意外的什么也没追究,正当所有人疑惑不解之时。
平地一声雷,把所有人都炸傻了。
杨廷和,他辞官了!
作者有话要说:简单说一下大礼议这件事。
表面上是要给皇上换爹,其实里面是几方势力的权利角逐。
首先是张太后代表的勋贵派,这一部分势力是比较弱的,正德一直挺不待见他们。
二是谷大用等人代表的司礼监,正德宠幸宦官大家都知道,像刘瑾那样的,就连李东阳、杨廷和都要打好关系。
三是杨廷和代表的内阁。
四是除内阁之外的官场外廷
五是新皇朱厚熜一行人。
最开始正德皇帝身死,杨廷和联合张太后先诛杀了不少内侍jian佞,又决定了新皇的人选,所以宦官势力得以遏制。
张太后未必没有临朝称制的心理,不过毕竟明朝大环境对女性不太友好,以至于胜利果实被内阁摘走。
然后外廷希望能用皇帝的权利去规范内阁,压制张太后,所以反对杨廷和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内阁又扛不住了。
杨廷和倒台、张太后熄火,早先在夹缝中生存的嘉靖肆意安插心腹,加上皇帝天然的正统身份,最后内阁外廷都都压制不了,皇权胜利。
归根到底还是权利的斗争。
不过小说这么写就太没人情味儿了,所以我就在此基础上瞎编了一下,大家切勿深究。
31、出山
杨廷和这一出, 不光朱厚熜没想到,就连他的内阁好友也没想到。
嘉靖顿时有些慌乱了, 自己才当皇帝不到一年, 内阁首辅就不干了,如今内忧外患,正德朝留下的一地烂摊子怎么收拾?!
于是连忙出声挽留, 姿态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但杨廷和似乎去意已决,面对各方势力,完全没有要改变心意的样子。
“先生真不能继续再留一阵吗, 如今可谓百废待兴, 朝中没了你, 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嘉靖最后一次尝试劝说。
杨廷和从容一笑:“这大明, 除了皇上,没了谁都行,臣老了, 容臣请辞吧。”
与众人所思的不同,他是真的不想再做下去了, 从那个懵懵懂懂的翰林编修到一人之下的大明首辅, 他斗刘瑾,擒江彬, 立新皇,定国策,历经四朝, 他的一生都是在斗争中度过的。
自从嘉靖毫不犹豫的赐死江彬等jian佞,他可以说没有丝毫遗憾了。
他厌倦了。
老臣如此诚恳,再不放人就说不过去了,于是朱厚熜只能眼睁睁的看人离去。
杨廷和回乡这天,无数人来送,直至京郊,众人也不愿散去,最后还是他亲自一一告别,大家方才不再挽留。
最后望了一眼北京城,想他十九岁上京赶考,如今已年近古稀,不由一阵唏嘘,旋即转身,头也不回的上了马车。
大明的朝堂就像是一节列车,谁都是过客,有些人在里面耗尽了青春,有些人在里面丢掉了性命。
……
杨廷和走了,压在朱厚熜头顶上的大山被移除,他肯定是送了口气。可惜这口气还没完,事情遍如chao水一般涌过来。
无论喜欢与否,不得不承认,杨廷和手段之高超,才干之出众,在整个大明历史上都是名列前茅的。有他在,朝中就仿佛有根定海神针,内阁高效运转,而如今,他回老家,朝廷里立刻人心浮动起来。
按下葫芦浮起瓢,每日不是这边有事,就是那边有事,朱厚熜简直忙得不可开交,很快便瘦了一大圈,小脸变成巴掌大,嘴边起了一圈燎泡。
更让他头疼的是,杨廷和卸任,首辅的位置竟然没人做!毕竟现在的情景,任谁都会觉得杨阁老是被小皇帝联合亲信逼走的,大家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原来的几位阁老几乎同时上疏,自己对首辅之位并不敢兴趣。
“好啊!你们都不当!那朕自己来!”朱厚熜面目狰狞,恶狠狠道。于是他自己一个人做几个人的工作,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当李乘风将小皇帝从一堆奏折中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