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分了一刻神,很快又重新低头批阅起奏折来。
他眼睛忽然一亮,看到一道折子。
这道折子与其它报忧的折子大不相同,这道是报喜的。
当真难得!
周国上半年经洪涝瘟疫各种天灾,竟然还有地方的粮食不减反增!最叫人激动的是这小官竟然创造出便于增产的工具,也就是说大力推广后各地都能增产!
福星,真是福星啊。
皇上方才还在为此事所困,便有人呈了应对的法子上来。
他激动万分地展开奏折后密送上来的图纸,眼一下子便直了。
何其巧妙的构思!何等奇诡的设计!
饶是皇上不通工事,但见此设计也能一眼看懂,盖因这图纸画得实在生动,叫人好懂。
他顿时觉得灵台一片澄明,头非但不疼,还很轻盈。
真是打了瞌睡就遇到枕头了。而且这上奏之人十分慎重,特意在试用过后才将图纸呈上,也就是说此物完全有效,已然得到事实验证,可以直接发布到各地投入使用。
皇上兴奋地翻到奏折最后看落款。
当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背景干净,不受人控制,完全可以做他的心腹。
皇上顿时生出提拔之意思了,立刻记下这小官的名字。
济北县县令,薛从功。
好啊,近来他周国地方总出能臣。上一个是祝严钏,广阳县县令。这下又来个济北县县令,当真是天佑他大周啊!
皇上喜不自胜,然而还保持头脑清醒,为了确定此事为真,他要派出亲信向济北去,亲眼看到奏折上所说的明河村的丰饶景象才肯投入使用新农具。
毕竟一国农业改革是大事,一旦改不好便是动摇国之根本的大忌,需确保万无一失方可行动。
他要派个可靠之人向济北去。
派谁呢?
皇上在张太宰与祝严钏中纠结。他自认为二者都是他的心腹,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只不过前者小毛病多,但对他绝对是忠心耿耿。而后者太过刚正不阿,对他应当也是一般忠心。
皇上犹豫一番,在心中打定主意派祝严钏去。
张太宰行事太过圆滑,且容易为利所诱。万一当地官员送他些财宝,他便加入其中一起沆瀣一气,那当真是送上门的钦差大臣。
还是祝严钏好,至少他不必担心祝严钏与当地官员结党营私。如祝严钏这样刚正的大臣也是有分寸的。
敲定下来事宜,皇上便起草诏书,下令命祝严钏到济北去一遭。
这可是份肥差,完全没有风险,哪怕那新农具并不好用,也是你济北县令不足,与他祝严钏毫无关系。若是好用,祝严钏便能沾光。
怎么好处全是他祝严钏的呢?
朝臣们知道此事后百思不得其解。
同样百思不得其解的还有当朝太宰,张太宰。
他自认为是皇上的心腹,怎么也没想到去的不是自己这个心腹,而是祝严钏。
皇上难不成还真将这祝严钏当心腹了不成?
张太宰越想越是警惕,生怕皇上已经宠信旁人,尤其那人是祝严钏。
祝严钏是谁?那可是祝星的叔父。
因为李家之事,张太宰可以说是与祝家结下死仇。祝严钏发达,相对来说便是他在皇上跟前失宠。
他绝不能让祝严钏这么轻易变白得了好处!
张太宰心中有了计较,不免叫来下人多问了下张六姑娘如今的境况。
“张六他最近如何了?可知道悔改了?”他从不觉得张六是真心要离开张家的,她什么也不会,要怎么生存?
至于断亲文书则是他吓唬张六的,谁让她竟然敢与祝星走得那样近。
“回老爷的话,六姑娘她……她已经做上妙手馆的账房,过得很好哩。”下人答道。
“岂有此理!”张太宰震怒。
第258章 血光之灾
秋收之后便是秋闱。
秋闱又称乡贡, 也称解试。各地学子在各州主持之下进行考试。需先过了秋闱,才有机会参加明年春季京中举行的春闱。
祝尚书的儿子,祝星的堂哥祝长弘也是本届秋闱的考生。他本该在幽州应试, 然而因为祝严钏升迁太快,他倒Yin差阳错成了京中的考生。
索性祝严钏迁得早,此事倒也没费很大周折。
原先的贵族寒门之争倒因为李二之事由明面转为暗地里, 明面上看起来倒是平静,暗地里无论是公子们还是学子们都卯足了劲儿去学, 不蒸馒头也要争一口气。
尚书府中近日来气氛也很严肃,从祝夫人到各下人皆是大气也不敢出, 生怕打扰大公子温书。
而祝严钏则往济北去了,未能在府上。
转眼间便到了秋闱之日。
当天一家人起了个大早, 下人们早早便备下饭食,待人梳洗完毕便能直接用饭。
祝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