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还在马路边。
女司机瞪了她一眼,黎蓁无奈,叹了口气,将东西放到陈倩倩脚边,她上来得迟,已经没座位了。
手上被重物勒出了几道青青红红的印子,好久没干过重活,胳膊竟有点抖。
黎蓁轻轻甩了甩手臂,掏出手机来。
没记错的话,这是她大学里第三支手机了。
第一支是小宝哥送的,记得第一次拿到手的时候,自己不知有多开心。
后来到了大学里,才知道,原来手机分那么多档次的!自己拿的那支,竟连李萌萌的零头都不值。
大概从那时候起,她心里有了些细微的变化吧!人生也因此急转直下,最终将生活弄得一团糟。
那支手机好像是圣诞节晚上出去玩,等公交的时候被人从书包侧口袋里顺走了。
黎蓁感觉到了,但可能对那手机失去兴趣了,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一下小偷长什么样,这得是多大的心,才干得出来这种事!
第二支手机,黎蓁本想买一千多的,无奈跟老爸一说,老爸直接跳脚了,黎蓁也知道家里没钱,最终没办法,买了个六百块的。
这支一直用到了大三,直到她要出国。
老妈给她打了三万块钱。
本来够她在俄罗斯的一切费用。
但是,邀请函丢了,她国没出成。
钱留在了卡里,黎蓁咬了咬牙,买了个两千块钱的手机,和一个一千多的卡片机。
这就是她现在手里这部手机了。
她还记得,后来自己有一次洗澡的时候,拿手机放音乐,结果进水了,屏幕死活不反应,手机开不了机,在这里,她也没地儿修,心一热,竟跑到莫斯科国家购物中心,买了一部近四千块的机子!
黎蓁砸了砸额头,自己是有多可恨!
后来那部手机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生活费,再加上去了圣彼得堡一趟,卡里的钱不够了。
又跟家里伸手了。
这心是长到沟里去了吧!简直没心没肺!
捏紧手里的机子,黎蓁抿了抿唇,恨自己上辈子不争气的同时,对爸妈生愈发愧疚了。
在没有上大学前,她其实没有这么多虚荣心的。
那时候,对她来说,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后来,进了大学,跟羊羔脱离了羊群似的,撒丫子越跑越远,因为没人管,便越发往歪了长。
喇叭里响起了地铁站的名字,袖子被人扯了扯,黎蓁收拾好表情,对陈倩倩说:“到了,走吧!”便弯腰提起了袋子,跟着人流下车了。
在路上这点间隙,何依然和陈倩倩都不忘拉着丽雅说俄语,黎蓁认真听着她们慢慢吞吞的措辞,心情居然好了起来。
丽雅在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读书,学的是汉语,比她们那所私立大学不知好了多少倍。
中国来的学生都很羡慕丽雅他们,因为同一个班还有其他来自斯坦国家的学生,他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俄语说得很溜,但书面表达却很差,跟中国学生完全是两个极端。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学生书面语和语法方面更强一些,口语,则有些差强人意了。
不知为什么,话题竟越来越往诡异的方向跑,她们已经讨论到了二战期间,俄罗斯的一些事了。
何依然和陈倩倩解释得很吃力,汉语和俄语交叉,居然也被她们聊得热火朝天,黎蓁看了看钻出乌云的太阳,抬头笑了一下。
偶尔,在她们半天想不出措辞的时候,帮忙插一句。
虽然黎蓁搭的话不多,但总是在关键处引领着话题的方向,走到公交站的时候,丽雅转过头朝她竖起了大拇指,“Lisa ,你俄语说得很棒,很……嗯,地,道?”
黎蓁用俄语回了一句:“真的吗?谢谢你的夸奖,我很开心!”
何依然也加了一句:“真的!黎蓁,我记得你以前不会发大舌音的,现在发得那么好,我还没学会呢!”说到后面,有些黯然地低下了声音。
“没事,多练总会练好的,回去我教你一个办法,很快就学会了!”黎蓁软下了声音,对这个一直比她努力得多的女生,有种莫名的喜欢,毕竟,她身上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所欠缺的。
看着何依然和陈倩倩亮起来的眼睛,黎蓁笑了起来,心里最后一点Yin霾也消散了,“真的,我就是这样练好的,你们一定也可以!”
说完,又发了一个带有很明显大舌音的单词。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大舌音,是很多开始学俄语、阿拉伯语学生的痛脚,尤其对于舌头僵硬的人来说,靠舌尖高频率的颤动来发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上一辈子的黎蓁,大学里四年都没有学会这个音怎么发,一直都用其它音代替,还是后来工作了,下了一番苦功夫,才学好的。
可以说,没有大舌音的俄语,是不完美的。
当然,她们班有些同学天赋异禀,一周就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