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落黄昏时。
马车立在青城城郊的一座山上,大雪纷纷中,她看不清青城的模样。
路途中,她悄悄绕过渭城中齐王的军队。暗风一路上跟随纪铮云八万大军的足迹,终于追上了在山林之后扎寨的军队。
因不敢引起齐王军队的注意,此地离青城稍远。八万将士也不敢生火取暖,已经吃冷干粮喝生水度了一日多。
纪铮云消瘦了许多,脸颊上有了细碎的伤痕,盔甲也未清洗。他的目光一直看向黄昏下的青城。
虽是看不真切,却仿佛能感受到那座城的孤独与颓败。纪如寻坐在纪铮云身边,“一定会胜的。”
暗风为二人拿来大氅。二人就这么坐在山头上一夜,没有人再开口说话。
第二日时,有探子前来禀报,说齐王军队正在整顿,似要出发。
纪铮云听完,沉默良久。才对一旁的纪如寻开口道:“我等不了了,再来一战。爹怕就撑不住了。”
他一直没收到李歌的消息,不敢轻举妄动。一双利目死死盯着青城。
“他一定会来的。”纪如寻说道,紧紧握着手中的鬼门斩。
“报!”一个矮瘦的男子从山崖那边跑来,跪在二人面前。“将军!京都来人了!”
纪如寻和纪铮云都十分急切道:“是援军么?”
男子想了想,年轻的脸上也都是疑惑,“不是,只有两千来人。”
为何?谁会带着两千人赶来青城?
纪如寻拿起剑就离开,“大哥,我去看看。”
纪铮云叫住她,纪如寻对他说道:“大哥,若是今日青城危急,你就领兵增援,我信李歌一定领来援兵。”
说完,纪如寻就往男子说的两千来人处走去。
宋池坐在轿中,他伸手撩开车帘。他看得见前方的青城南门,仍留有兵卒把守,却是些老弱病残。
这两千来人都是宋家的,护卫,江湖客,愿意跟随宋家的兵卒。
宋池摸着手边的匕首,眼中全是恨意。高仪殊,只要他出了城随他回京都。他就在这处,一点点割下他的rou来。
城门的兵卒见了京都方向的兵士,都很是兴奋地吼道:“京都来援兵了!”
一个因缺了胳膊守城门的百夫长,立马向宋池跑来。
下属背起宋池,将他放在一张可以抬起的躺椅上。
百夫长跪在宋池面前,一脸兴奋:“宋将军,可是京都来援军了?”
宋池扯出一抹笑意,“正是,五皇子传书京都。京都怎么可能不来人,我行动不便,你让五皇子来此处见我。”
百夫长有些诧异宋池到了城门也不进去,但也没有多想什么。立刻跑入青城内禀报此事。
高仪殊守在城门一夜,一夜未曾合眼。他听闻京都中来了增援,也没有多想就立即上马赶去南门城外。身边只带了三个亲信兵。
“殿下,援兵为何不进城?会不会是齐王的Yin谋?”雪刃一脸疑惑。齐王造反以来,李歌就将他放了回去。
高仪殊抿唇,“不会。领援军的人是宋池。”
城中已无百姓。一路策马奔去,不过一柱香时间他就到了南门。
宋池坐在躺椅上,一身绫罗绸缎。身旁有人为他撑开蓬伞,避开雪花。
高仪殊立在城门前,眉头紧锁。眼前只有两千人,且不是援军。
看着高仪殊走出城门,宋池使了使眼色,立马派人将百夫长几人围了起来,还进城门从里关上。
高仪殊面容升着怒意,“宋池!你何意?”
宋池只是笑笑,“五殿下,待会我们要说的事,不便让旁人听见。”说完,他拿出一张告示,伸向高仪殊。
雪刃得了高仪殊的示意,上前接过,拿给高仪殊一看,竟是迁都的告示。
高仪殊双目怒睁,将纸撕碎扔在雪地之上。他双手紧紧握着马绳,胸口还在起伏,“迁都洛川?那么青城和平野就拱手让人么?”
宋池无奈摊手,笑着道:“五殿下,别这么凶。这可是四殿下和姑母父亲一同做的决定,要发火你冲他们三人去。”
高仪殊双眼微眯,“不可能!哥哥绝不会同意迁都,定是你们做的决定。”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你们如何拿到玉玺?是不是逼着我哥哥拿的?”
宋池叹了口气,“五殿下,迁都的告示已经下了。你除非在一日内扭转战局,否则你是改变不了迁都的。”
“姑母疼爱你,令我现在接你到洛川去。”宋池扬起嘴角,“如今,青城必破已成定局。但你是我表弟,我不忍看你死在青城。”
高仪殊不理会他,扯了扯马绳想往城中走去。他冷冷道:“我不回,战死于此也不愿当临阵弃城的主将。”
他微微侧过头看了眼宋池,“若你真念着我们之间的兄弟情谊,就善待我哥哥。”
高仪殊仰起头,看着天空,哥哥只有五个来月了。若是可以,他愿一直鏖战直至五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