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每两年挑战一次,她也有很多次机会,还担心挑战不胜吗?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有家比较理智的媒体就把莱拉这次电影之所以能得到20多亿票房的原因总结了一下。认为电影拿到这么多票房,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在里面。
比如说莱拉决定拍摄这部电影的原因。那个时候她处于风头浪尖,一举一动牵动着很多人的注意。她在那个时候宣布要拍电影,肯定会受到特别多人的关注。
再比如她一开口就说要打破《阿凡达》的记录,这就再次让影迷为她摇旗呐喊,支持她去那么做,无形间就等于又做了一次大规模的预告,得到了许多潜在影迷的潜在票房。
莱拉本人的宣传能力是相当厉害的。在拍摄的过程中,各种“小道消息”,各种流露出来的“不正常拍摄”,都一次次很好的保持了电影的热度。要说这里面没有她的安排,谁又会相信呢?
即使是在最后的上映环节,她也很“运气”地被人陷害了一把。
假如事情没有提前被闹出来,这样的运气无意是非常可怕的,甚至可能让她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但偏偏她逃出了一劫,坏运气也就随之转变为好运气,全世界的人再次因为那个陷害事件知道将有这么一部电影要上映了。
这些综合在一起,才有了《复仇者联盟》此时创造下来的惊人票房。
至于东方的院线支持,以及莱拉的宣传策略就暂时不说了,因为在以后的电影上她还可以再次利用。报道只计算了一些“意外”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才有了如此高的票房。再换一次,在没有这些意外因素的支持下,还会造成什么样的效果就很难说了。
莱拉对这样的观点也比较赞同。她当时确定要拍的时候也正认定当时是挑战票房最合适的时机,真要换成其他时间,她也不会直接把要破记录的事说出来。想要证明自己,她还有很多可以做的,并不需要拿自己的前途和名声冒险。
报道里还有一个观点比较有趣,就是认为莱拉的粉丝应该还有一战之力,或许仅凭他们的力量就能让票房直接超越《阿凡达》。
他们会这么说的原因正是因为最近《复仇者联盟》的票房突然有了一些涨幅。幅度不算很大,但对于已经放映了这么久的电影,还是显得比较异常的上涨。
报道上举了一些网络上的例子,认为是莱拉的粉丝在支持着票房一反常态地增长起来。
她的粉丝都很忠诚,很多是从她刚出道的时候就追着的,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可以说她的粉丝几乎是和她一起成长起来的。
她第一部电影上映的时候也不过刚十八岁,粉丝们的年龄也基本都和她差不了多少。他们在这么多年的支持下,早就形成了粘性非常大的票房基础。很多报道上都曾报道过粉丝的话,说就算她拍了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也能卖到三亿以上。
莱拉从出道至今,在票房上的两个记录都没有打破过。曾经影评人那么不看好的《血钻》,认为题材太过现实,场面太过黑暗,并不是年轻人会喜欢的类型。可就是这样被认为票房不会好的电影,被她拍出来后还是创造了全球四亿的票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莱拉拍的手法很厉害只是其中一个理由而已,她的粉丝在其中出了不少的力气。
这么多年来,曾经追随着她的年轻人不少都踏入了社会,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恋爱和家庭,都给了他们充足的去影院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莱拉的电影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去处。
同时,在这些年轻人的心里,莱拉不只是他们的偶像,更可以说是他们的化身。要说整个好莱坞就这么一个年轻的导演肯定是不现实的,但能做到她这么厉害的却只有她一个。她的成功可以让她的粉丝们有很多的代入感,她的成功也能被她的粉丝当成自己的成功。
所以她创造下来的那两项记录,即使她自己并不是太在意,她的粉丝们却比她更在意,并且愿意更热心地去维护。
第1199章 粉丝在发力(二)
当初《血钻》被那么多人预测票房要扑,记录要破,结果硬是在粉丝们的“力挽狂澜”下直接拿下了四亿。
可以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力?
那么多电影公司愿意和莱拉合作,不只是她的影片可以拿到高票房,她本身就已经成为票房的保证。只要她的名字在上面,就有许多人愿意买单。
这点从不死鸟公司那边就可以看出来。新人导演的作品上只要加上一个莱拉·莫兰监制的字样,就可以比其他没有这几个字的影片CD销量高出好几倍!
人们相信她的能力,即使剧本不是她写的,电影不是她拍的,只挂上一个监制的名字也足够换来人们的信任。
眼下票房小幅度的上涨,就是粉丝们自行组织的结果。他们比莱拉更想要票房增长,而他们做的就是把朋友家人叫在一起,然后再去影院买票支持。
令媒体哗然的是,这并不单单是某一个地方的自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