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也乐得借刀杀人,便也默许了那些宫人们的所为。
可她没想到的是,启和帝竟然会在朝臣们面前诉苦。
永林候夫人及世子夫人一离开,皇后便到乾清宫去向启和帝请罪。
启和帝如何作想,外人不得而知。
但他并没有处罚皇后,而是让淑妃协助皇后打理后宫事务。
启和帝此圣旨一下,京城内各世家便又开始思衬了起来。
陛下现正有五个儿子,其中四皇子自身才干不显,生母出身卑微且不得圣宠,自是不必多言。
五皇子虽极得圣宠,可他年龄实在太小,且十分顽劣,据说常与那安国公府的幼子到处淘气玩耍。
而陛下竟没有任何管教他的意思,似是真的把五皇子当成了小儿子,而不是可以承继宗祀的继承人。
相反,这几年他渐渐放宽了对已成婚三位皇子的限制。
众臣冷眼旁观觉得启和帝好像是在看,到最后究竟是哪位皇子可以托付江山?
从陛下让淑妃协助皇后处理后宫事物而不是德妃或是成妃甚至贵妃来协助皇后这件事来看。
虽则现下二皇子和三皇子都已有了儿子,可陛下似乎更倚重长子。
不然他为什么只单挑了淑妃出来?
显然淑妃和大皇子也是这么想的。
淑妃近来春风得意,大皇子也是心情甚好。
据陛下殿前的宦官说,大皇子近日常借口请教学问一事过来找陛下。
出乎臣子们意料之外的是,陛下竟然乐呵呵的和大皇子探讨学问。
一时间,启和帝和大皇子之间的感情甚好。
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外家知道后坐不住了。他们过来劝说两位皇子,说陛下年轻时虽不喜欢和儿子们说些闲话,但他现在人到中年,心境自然与年轻时不同。
他们让二皇子和三皇子也想想有没有什么话好同陛下聊一聊,培养一下父子感情,不能让大皇子领了先。
二皇子和三皇子也顾不得其他的了,他们也开始同大皇子一起去向启和帝请教学问。
大皇子见了气的牙直痒,可他又不能拦着两位弟弟说你们不要来。
他只能把气憋在心里。
这边厢几位皇子为了争宠用尽手段。
那边后宫三妃也斗得不可开交。
第109章
淑妃自得了协理皇后管理后宫这个差事后, 就吸取了皇后的教训,对景和宫的用度十分的上心。
贵妃这里的份例自是同以往一样,各色用度都是一等一的。
除了在贵妃的用度上用心之外, 淑妃更是对皇后比以往更恭敬了。
她看出皇后在她得了这桩差事后,心情不太悦意, 自是小心奉承着皇后。
为了能安抚皇后, 淑妃甚至提出让大皇子纳了皇后娘家的姑娘入府。
皇后及其娘家永林候府听后自是千般万般的愿意。
在她们看来, 纵然淑妃对她们许再多的诺言,都比不上大皇子把她们家的姑娘纳进府里。
毕竟若是日后大皇子登位, 淑妃想要同皇后翻脸简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彼时她们除了愤怒, 又能做些什么呢?
可若是她们家的姑娘进了大皇子府后诞下子嗣, 那就又不一样了。
淑妃和大皇子纵是为了孩子, 也不会亏待她们府上。
如淑妃所料,她这话一出后, 皇后和永林候府对她再度热情了起来。
而有了皇后的支持后, 淑妃于宫务上自是十分的顺手。
她连办了几桩差事都做的很好, 赢得了宫里宫外的一片赞誉。
德妃和成妃看到淑妃贤名远播。自是再也坐不住了。
自古以来就有母凭子贵, 子凭母贵这个说法。
之前她们三妃都是凭借各自诞下的皇子, 才母凭子贵在陛下的后宫中占有一席之地。
可现在,就在这夺位的关键时刻, 淑妃竟然在宗室和京内官眷中压了她们一头。
若是将来论起三位皇子究竟谁更有资格荣登大位的时候, 大皇子一脉的人拿此事说事可怎么办?
德妃和成妃自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此,她们暂时将Jing力从别处收回, 开始全心全意的对付淑妃。
启和帝没有下旨, 她们自不能毛遂自荐也要去争抢这管理宫务的差事。
可她们能给淑妃添乱。
德妃和成妃再度联起手来对付淑妃。
纵是淑妃行事比之年轻时妥帖了不少, 也顶不住这两位老对手的联合出手。
她为了应付这两位老对手绞尽脑汁, 总算在差事上没有出什么疏漏。
魏若从南嬷嬷口中得知宫内现在的局势后, 便松了一口气。
这三位妃子现下既互相缠斗,那她们必定顾不上别的了。
而人在与人争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