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家是哪里的,只记得家门口有一座大石拱桥。吴州这么大,石拱桥也有无数座,真是不知何处是家。这边又担心夫家会找来,一路寻访一路躲藏。不巧儿子病了,看到杨沐家没人,院子又偏僻,就在杨沐家柴房里躲着,白天出去讨些吃食。不想杨家母子回来了,怕被发现,这两天竟没敢出去,没想到儿子的病越发重了。
杨家母子沉默了半晌,那边孩子在屋里叫娘了。桂琴连忙放下火钳,抹干了眼泪去看儿子。杨沐走过去烧火做早饭,昨晚给孩子熬粥的罐子在火眼上热着,揭开一看,是昨晚剩的那些。过了一会儿,桂琴领着孩子出来了。那孩子个子小小的,脸上的烧红已经褪去了,只剩下黑红色的冻伤,一双乌溜溜的眼珠怯生生地打量着屋里的人。他们母子俩都穿得极单薄,大约汀州从不下雪,所以没有厚棉袄。
“铁蛋,你去我衣柜里,将我的旧棉袄寻出来给桂琴穿,找一下你以前的棉袄,看还有没,给孩子穿上。这么冷的天,怎么能穿这么少呢。”
“知道了,娘。”杨沐进里屋去找衣服去了。
桂琴连忙说:“谢谢您,大娘。元儿,跟nainai和叔叔说谢谢。”
那孩子有些胆怯,搂着他娘的腿,半天才嗫嚅着说:“谢谢nainai和叔叔。”
杨沐找了棉袄棉裤出来:“大姐你也别嫌弃,这是我和我娘的旧衣服,先将就穿着,总比没有好。”
桂琴接过来,都有点哽咽了:“杨沐兄弟太客气了,你们今天帮我们母子,那就是天大的恩赐了。今天是大年初一,元儿来给nainai叔叔磕头,祝nainai跟叔叔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那孩子果然跪下来磕头拜年,杨母连忙让杨沐拉起来:“元儿真是个乖孩子,来,这是nainai给的压岁钱。”说完从兜里摸出一个红包来,塞给元儿。
元儿望着母亲,询问是不是该接。桂琴笑着说:“大娘,这我们不能要,您收留我们母子,我们已经感恩不尽了,怎么还能要您的红包。”
杨母笑着说:“这也没几个钱,是个好彩头,希望能给孩子带来福运,保他一年平平安安。”
桂琴推了下儿子:“那还不快接过来,谢谢nainai。”
元儿走上去接过来:“谢谢nainai。”
“叔叔也给你一个。”杨沐也拿出一个红包,塞到元儿手中。这孩子乖巧得令人心疼,跟自己小时候极像,那么听话、那么小心翼翼。
元儿又不敢接。杨沐蹲下去:“拿着啊,叔叔跟nainai的心意是一样的,祝元儿身体壮壮,越长越高。”
桂琴在一旁笑:“元儿谢谢叔叔啊。”
元儿这才接过来,羞怯地对杨沐说:“谢谢叔叔。”
“好了,大姐带孩子去穿衣服吧,马上该吃早饭了。”杨沐对他们母子说。
早饭元儿喝了两碗粥,还吃了一个鸡腿,要不是还在控制他的食量,不知道还能吃下多少呢。几个大人看着他笑眯眯地拿着鸡腿小口小口地啃,生怕一下子就吃完了的样子,心里别提有多酸楚了。
杨母笑着对他说:“元儿吃吧,别担心,这碗里的另一只鸡腿给你中午吃。等你病好了,想吃多少都有。”
元儿睁大了眼,眼里流露出难以置信的情绪:“真的都给我吃?”
杨沐摸摸他的头:“真的。”
元儿高兴起来:“谢谢nainai和叔叔。”
吃了早饭,杨沐去给杨大伯家拜年。他父亲没有兄弟,杨大伯跟父亲是共曾祖的堂兄,杨沐就当自己伯伯认了。在杨大伯家拜完年,杨林兄弟几个又带着孩子来他家拜年。他们都知道昨晚杨林去给一个孩子看病的事,知道他家有外人在,所以也没多问。元儿怯生生地看着杨大伯家的那几个孙子,不怎么敢见人。
杨家那几个孩子毫不客气,一看满院的雪没人动,兴奋得如花果山上的猴子,就差满地打滚了。元儿满脸羡慕地看着大家在外头堆雪人,打雪仗,他这是第一次见到下雪呢,那雪怎么那么多、那么白,是不是和棉花一样软呢?杨沐看出他的心思:“元儿,你还病着呢,等你不咳嗽了,再出去跟哥哥弟弟们玩。”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又牵着他的手,在院子里的雪地上印了好几个脚印。逗得元儿咯咯直笑。
杨林给元儿把完脉:“情况比昨天好多了,只是还有些儿咳嗽,吃点药,好好养着就好了。”
桂琴松了口气,忙不迭地说谢谢。
杨林私下里问杨沐:“你准备拿这对母子怎么办?”
杨沐说:“他们来寻亲,没头没脑的,不知寻到哪一年。身上又没有盘缠,我打算问一下,看他们愿不愿意留下来。年后我反正是准备要离开吴家去做生意了,家里就我娘一个,我也放心不下,虽然她已大好了,我还是要请人照顾她的,若是桂琴愿意留下来,这不正好省了我去找人照顾我娘吗?”
杨林点点头:“只是这事要做好,你们非亲非故的,她是个妇道人家,省得人说闲话。”
杨沐说:“这个我已经想好了,每个月也给工钱,就当是我雇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