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
皇宫。
养心殿内寂静无声,崇光帝坐在榻边,伸着手放在脉枕上,陈太医凝神替他诊脉,过了一会,才徐徐道:“皇上肝火散越,两目微赤,脉弦大而数,舌红无苔,已有内热之症,臣再开一剂方子退热,但还请皇上重视龙体,日后切切不可再饮酒了。”
他说完,又开了方子,一旁候着的程芳连忙接了,陈太医叮嘱道:“早晚煎服,吃了两剂,臣再来替皇上复诊。”
一直未开口的燕明卿终于道:“多谢太医了。”
崇光帝也轻咳一声,道:“太医有心了,来人,重赏。”
陈太医惶恐推辞,这才收拾了药箱退出了养心殿,殿内再次恢复了安静,炉中熏香袅袅,宫人们都退出去了,程芳也亲自拿着方子去张罗煎药的事情,崇光帝以为燕明卿要说话,岂料等了半天,空气还是一片静默。
他只好道:“关于你的事情,朕今日会去信问一问了觉大师,若他觉得你的病已无大碍了,朕自会下旨,将你的身份昭告天下。”
燕明卿凤目微垂,道:“是,儿臣明白了。”
崇光帝张了张口,还欲说什么,正在这时,外头进来了一个小太监,低声道:“启禀皇上,皇后娘娘说,午后在御书房还有议事,特意提醒皇上一句,请皇上不要忘了。”
崇光帝愣了一下,下意识道:“朕什么时候说——”
话还未说完,倏然而止,他又看了燕明卿一眼,咳了一声,改口道:“行了,朕知道了。”
他顺口对燕明卿道:“你也去御书房吧。”
燕明卿颔首:“是,儿臣遵旨。”
……
御书房殿门口,几个内阁大臣正站在阶前等候,低声说着话,户部尚书庞清道:“近来天气尚好,本以为端午前后又会连降大雨,我还忧心山Yin一带洪涝刚过,灾民不得安顿呢。”
兵部尚书叹了一口气,接口道:“今年确实难啊,不过金水河已开始着手修堤了,等明年就好了。”
户部尚书道:“难就难在今年,山Yin一带还得调粮过去。”
说到调粮调钱赈灾,户部尚书愁得一把胡子老长,又开始大倒起苦水来,几个阁员都已习惯了,就听他倒,能接口的接几句,接不上的,就都闭嘴。
连刑部尚书温荀言和首辅林如易都说了几句,唯有工部尚书上官青云从始至终没有搭过话茬,或者说,从文德殿到御书房这一段时间里,除了必要的招呼,他没有再多说过一句话。
这异于往常的沉默,让温荀言注意到了,低声问道:“上官大人今日可是身体不适?”
上官青云官袍袖子里的手捏着一本折子,缓缓摇了摇头,道:“无事,多谢温大人关心。”
温荀言便没再说什么,听那边户部尚书又说起了别的事情,凝神去听了,余光却瞥见上官青云从袖子里取出一本奏折来,翻开看了两眼,又猛地合上了。
与此同时,他的脸色愈发不好看了。
温荀言心里觉得奇怪,莫不是他的折子被驳回了?
正这么想着,那头传来了通报声,却是崇光帝来了,几个正在低声说话的大臣们俱是不约而同地住了口,整了整官袍,上去见礼。
崇光帝是与长公主燕明卿一道来的,参与议事的大臣们都见怪不怪了,从前很少有朝后议事的,官员们都是上了折子,等候批复,过了一两日才能拿到朱批,除非是十分要紧的事情,否则朝后他们都见不到崇光帝。
自从长公主旁听之后,朝后议事每日都有,崇光帝勤勉政事,大臣们也都乐见,索性也没有什么意见。
长公主殿下再如何,不过是一介女流罢了,旁听就旁听好了。
崇光帝一抬手,示意大臣们起身,率先入了御书房,他的目光下意识往帘后看过去,那里隐约坐着个人影,显然是皇后上官氏了。
崇光帝在御案后坐下,首辅林如易拱手道:“皇上今日未朝,可是龙体不适?”
崇光帝有点心虚,下意识看了坐着下首的燕明卿一眼,轻咳一声,道:“是有一点。”
总不能说,他昨晚喝酒喝多了,今天起不来,再说了,陈太医也给开了方子,勉强能说明他确实是身体不适。
林如易连忙道:“国赖长君,皇上的龙体才是最重要的,还请万万保重。”
几个大臣立即附和,崇光帝只好硬着头皮道:“朕知道了,尔等有事就先奏吧。”
“是。”
于崇光帝而言,上朝和议事是他一天中最为枯燥的时候,好在这么多年也忍过来了,不差眼下这两个时辰,他都习惯了。
几个大臣开始议事,轮到工部尚书的时候,没了声,崇光帝正坐在御案后,一手支着头,两眼发直,昏昏欲睡间,议事声突然停了,他的瞌睡一下子就醒了,顿时坐直了身子,心道,今天的议事结束得这么快?
好在他的话才刚刚到了嘴边,旁边的燕明卿立即提醒道:“上官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