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首很有可能是他们书院的,毕竟他们书院一向以文章闻名。
清平侯点头同意,一旁的考官赶紧拆开,抽了口气道:“魁首为博喻书院崔思若。”
考官的话落,一时间空气都静了,几个山长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倒是清平侯第一个反应过来,大笑道:“还是老太师会□□人,如此,想必崔姑娘也算是不辜负老太师的厚望了。”说完后又对着陆若华道:“博喻书院还真是人才济济,怨不得陛下对你们有这么高的期许呢。”燕安大比之前,天正帝还特意和他说起博喻书院,似乎还有着期许,他当时不以为然,如今看来,天正帝比他更了解博喻书院。
和清平侯想得一样,天正帝确实对博喻书院有不少了解,这还要归功于太后和皇后。他就是对博喻书院再没兴趣,但是架不住母亲和妻子天天兴致勃勃地和他分享书院的趣事,还拿一些女学子做得文章和他一起品评,天正帝是孝子,只能读这些女学子的文章哄太后开心,但是读着读着他就发现,有些文章完全不像出自小姑娘之手,很多地方言之有据,甚至还有不少不错的意见。所以,他才在太后和皇后的要求下,心甘情愿地将博喻书院加入燕安大比上,甚至还有着期许。
最终,博喻书院以崔思若第一,沈莹心第八,符涵第十的名次夺得第三名,华丰书院险胜明德书院夺得头名。陆若华看着下方笑得灿烂的少女,心情更加美好。
紧接着就是琴试,和前三场众人一同上场比试不同,琴试是一个一个上前演奏,再由考官打分。
比起前面或激烈或严肃庄重的比试,琴试倒是令观赏者享受的比试,琴音入耳,是一场听觉的盛宴。
和礼试一样,琴试也多是出身世家的学子。琴需要从幼童时学起,而幼童所用之琴还需特意制作,随着幼童长大,这琴也要随着更换,所以一般人家的子弟也学不起。
世家子弟中痴迷乐理之人比比皆是,所以即便陆若华对同样是爱琴的沈莹心再有信心,也十分担心这比试的结果。事实也确实如此,京明书院和明德书院分列头名和第二名,博喻书院依旧是第三名。
第112章?燕安大比(四)
陆若华回到家中的时候,在家中见到了多日不见的弟弟陆皓,?好奇地问道:“你今日不是在书院读书吗?可是出了什么事?”前两年,?陆皓被靖北侯送去了华丰书院,华丰书院规定书院的学子十日才可回家一次,?今日距离上次陆皓回来才过了七日,还不到休息的日子。
“今日不是燕安大比的文试吗?”陆皓怕姐姐担心,?赶紧解释道:“夫子特意放了我们一天假,?让我们去看今日的比试,?说是让我们长长见识。”
“你今日在比试场?”陆若华笑着道:“怎么没来找阿姐?”
“阿姐是书院的山长,?这么重要的时候,?我觉得还是不要给阿姐添麻烦了。”陆皓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
陆若华看着陆皓害羞的样子,也不说什么,?只是问道:“那你觉得今日的比试如何?可有什么收获?”
“阿姐,你不知道,?如今各个书院的学子们都在议论博喻书院,他们还将今日文试魁首崔姑娘的文章和封友的放在一起品评,有不少争议呢。”说起今日的比试,陆皓语气中都是兴奋,道:“还有,?今日的那十二篇文章都被贴了出来,?我都看了,?还都誊抄了下来。”说完后又有些惆怅道:“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你还小,只要肯努力,等到他们这么大的时候,?也一定能参加燕安大比。”陆若华鼓励道。阿皓的天赋不错,自身又肯努力,她相信再过几年她定会在燕安大比上看到阿皓的身影。
“嗯,我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负阿姐的期望。”陆皓听到陆若华的,坚定道。参加燕安大比是每个京中学子的梦想。
“不过,说起来,我已经不小了。阿姐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拜萧太傅为师了。”陆皓说起自家阿姐,除了羡慕,更多的是骄傲和崇拜。对于他来说,阿姐比大哥还要厉害。
“你也说只是拜师,你现在不也是凭自身的本领考进华丰书院了吗?”陆若华笑道:“华丰书院选取学子想来要求严格,你能进华丰,阿姐真心为你骄傲。”华丰书院选取学子一向从严,要求极高,这也是华丰书院这些年一直能在京中四大书院中保持头名的很大一个原因。
陆皓听到陆若华的话,脸上泛起了红晕,他自觉也是个脸皮厚的,但是没想到在阿姐面前却这么容易害羞。
“对了,阿姐,今日有的人说崔姑娘能夺得魁首,是清平侯看在老太师以往照拂他的份上,才给了崔姑娘这个头名,很多国子监的人都在为封友愤愤不平呢。”陆皓想起今日自己听到的话,觉得还是和阿姐说一下比较好。
“他们两人的文章你也看过了,你觉得封友的文章真的比崔姑娘好吗?”陆若华问道。
“封友的文章过分讲究,太过华丽,若是读头遍,也许会觉得很惊艳,但是若多读几遍,细细品读,便会发现其实空洞无物。”陆皓想了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