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太姥,这路这么滑,你还过来干啥啊。”老人的眸子缓缓蒙上一层雾,“我得来送送老钟啊。”母亲眼圈也有些红,“是啊,我姥爷走了以后,那一辈就剩你毕太姥一个了。”
“毕姥来了!”围坐着的人们纷纷起身,母亲直接上前扶着老人。“毕姥怎么自己就来了?路这么滑,你就别过来了呗。尹昳,这是我小时候,太姥爷家的邻居,你应该叫毕太姥。”姨妈搀着另一边,“毕姥身体真好啊。”说着,把老人扶着坐下。尹昳观察到,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好像受了严重的风蚀,那算是苍老的表现,可她的眸子里还流着令人感动的精气神。“格格,婷婷啊。”老人说的很慢,但是尹昳听得清楚,老人的注意力已经到了尹昳和表哥身上。“毕姥,”姨妈指着尹昳,“这是老二家的。那个,是我家的。”尹昳和表哥做到老人身边。老人一边笑一边点头,“上次见他们喽,”她一只手握着尹昳的双手,另一只手在胸前比划,“好像还那么小。长得真俊啊,你俩长得还真像呢。”
毕太姥的家不远,和小旅店就隔了几个门市。进大门前,胡新宇接了个电话,说要去一趟高中同学家。于是尹昳自己搀着毕太姥进了屋。屋子的陈设实在简单,分分明明是一个老人自己的生活。他扶老人坐到火炕边上。“孩子真好啊,真像格格和婷婷啊。”毕太姥的声音在空旷的屋子里有细微的回响,窸窸窣窣里尽是孤单。如果认真去算,眼前这个老人,可以说亲眼看了荔镇的历史,就像母亲说的那样,那个时代的人,到现在就剩下她一个了。尹昳环顾四周,其实蛮残忍的,老人明显已经习惯了孤独,可是曾外祖父的离去,提醒了她一种更深到心底里的孤单。.
守灵厅是一个小砖房,红色的砖被常年燃着的香火和炭火熏得黑黢黢。曾外祖父的身体被一条金色的丝毯整个盖着,他今年九十五岁了,供果往外送就没断过。老人是寿终正寝,大家都很自然地接受着。尹昳的曾外祖母也很长寿,她已经去世了七八年了。两位老人一共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最大的女儿就是尹昳和表哥的外婆。不过尹昳和表哥都没见过外婆,外婆在母亲小时候就病逝了。尹昳和表哥在守灵厅帮不上什么,陪着舅外祖父还礼,里里外外拿些水果、糕点什么的,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回到了休息室。休息室里仍然一片闹闹哄哄,尹昳被烟呛得有些头痛。他心烦意乱,瞥见一个拄着拐杖弯着腰的老人推门而入。
尹昳没有时间也没打算领着尹昳二号在荔镇转一转,他们先在镇医院后面找到了一个小旅店——荔镇的旅费便宜得很,至少可以先当成是大冰箱来用。尹昳二号安顿下来,尹昳就匆匆赶去镇医院了——这样小的镇子,是没有殡仪馆的,守灵厅就在医院里面,出殡的时候再把人送到镇外的殡仪馆去。尹昳赶到休息室时,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亲戚满满排了一屋子。休息室里闷,但不热,人们都穿着棉服,男人们呼出的烟飘在灯泡周围,女人们围在一起嗑瓜子唠家常,支起的牌桌“吱嘎吱嘎”地响,这些活着活着就各奔东西的人聚在一起的机会不多,葬礼便是个机会。差不多都打过了招呼后,母亲给尹昳系上了孝带,“去给你太姥爷磕个头。”尹昳挺欣慰母亲的状态,曾外祖父的过世看来没有给母亲带来太大的包袱。“胡新宇,精神精神,和你弟一起去吧。”姨妈晃了晃靠在椅子上打盹的表哥,表哥睁眼看到尹昳,倦意全无。
尹昳能很深刻地感觉到,握着他的那只手,力气不大,却抓得紧。他突然从心底里生出一丝悲凉,仿佛一个时代就要过去了,而仅存着的目送大家一个一个离开的人,该是有多孤独呢。
“毕姥,让俩孩子送你吧。”老人拄着拐杖,摆摆手,意思是不用。姨妈赶忙过来摘掉尹昳和表哥的孝带,“你俩送毕太姥回家,小心着点啊。”临走前,母亲小声说:“尹昳,你毕太姥自己没有孩子,平常只有她外甥会来看她,不用急着回来,陪她说说话。”
火车的,所以他们只能花两倍价钱坐公共汽车。庆城往荔镇的车很多,去的人也多,尹昳班上就有家在荔镇的同学。荔镇不大,来来往往怕遇到熟悉的面孔,两个尹昳都戴上了口罩,尹昳本来就晕车,可是他俩又不敢坐得太靠前,于是两个人头碰头睡在最后一排。尹昳二号没有尹昳睡得那么沉,他迷糊中感觉到车停过几次,于是强撑着在混沌的意识里晃醒肩膀上昏睡的尹昳。
其实汽车经过收费站后,路就已经变得崎岖了。没有荔山,便没有荔镇,镇子仿佛是几座丘陵的缝隙里生长出来的青苔——荔镇就这样横着生长,南端沿着荔山道,人家稀稀落落一直蔓延到了山腰,尹昳的曾外祖父家就正在这条山道一侧。荔镇的北端收束在几个小村子里,南北之间便是平地,也是镇中心。去年荔山侧面的巨大寺庙完工,荔镇又生长了,但它纵向生长得缓慢,尹昳小时候这里最高的建筑就是荔镇火车站的天桥,那时经过天桥上一个小小的裂隙,尹昳和表哥就会趴着望出去,现在荔镇有了楼房,可是都和晨曦的楼房高度差不多,整个镇子看上去仍然是矮矮的。
尹昳手上帮老人褪去棉衣,却出了神。直到他听见老人的声音,“孩子,